http://desc.ithu.tw/103/1/3634
3634教育社會學 113/05/10 12:28:21
103學年第一學期東海大學教師授課計劃表
Course Plan of Tunghai University
一.課程基本資料 Course Information
開課系所
Department
(日)師資中心
課程名稱
Course Title
中文 (Chinese) : 教育社會學
英文 (English) :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
必選修類別
Required/Elective
必修Required 先修課程
Prerequisites
學分數
Credits
2 - 0
先修課程說明
Prerequisites instruction
本課程為師培中心第一年之基礎必選課程, 修習者必須具有本校師資生資格
課程概述
(系所共同性目標)
Course Description
二、教師相關資料 Instruction Information
授課教師資料
授課教師
Instructor
趙星光 / wade0429@thu.edu.tw /
行動電話 0922252562 常用聯絡方式
上課時間、地點
Class Time And Classroom
二/3,4[H123]
晤談時間、地點
Office Hours And Classroom
星期一下午2:00 ~ 5:00;星期三上午 09:00 ~ 12:00或另約時間
教育研究所研究室
三、課程大綱 Syllabus (本課程大綱教師得依實際教學進度及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調整)
■  課程目標 (Course Objectives)
本課程係以整合社會學的觀點,來探討教育相關議題為導向的課程。課程設計的架構係運用社會學概念為基礎,探討社會情境與教學、教育制度、組織、政策與教育過程的相互影響。因此,課程內容除介紹基本的教育社會學概念與理論,以及在教育諸議題分析上的應用外,並協助學生能運用教育社會學的架構與知識,探討、分析當前台灣社會與教育互動關係的議題,以構思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,培養學生觀察、分析教育議題,預備將來從事實際教育工作時的反思與洞識能力,促進教育內容、方式與教育政策制定的合理性,落實對弱勢學生的關懷,與有效的落實並提升教育的品質。本課程上課包括課堂講授、課堂報告和討論、影片觀賞討論等方式進行,並配合實地觀察見習規劃5小時之入班(校)觀察見習。實地觀察見習以分組方式進行,並於期末以實地觀察見習資料之整理,作為期末口頭與書面(方式另行規定)報告的內容。
學生修習本課程後將會獲得以下能力:
(一) 能了解教育社會學的重要概念與理論
(二) 能了解教育社會學關懷的基本議題與觀點取向
(三) 能具有從教育社會學的視野,對當前教育現況進行反思的能力
(四) 能對教育機會均等、關懷社會弱勢群體的教育現象產生關懷興趣,
並投入探究問題本質的能力
(五) 能具有實地見習與參與觀察資料蒐集、分析的能力
■  課程內涵 (Course Contents)
課程內容除介紹基本的教育社會學概念與理論,以及在教育諸議題分析上的應用外,並協助學生能運用教育社會學的架構與知識,探討、分析當前台灣地區社會與教育互動關係的議題,以構思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,培養學生觀察、分析教育議題,預備將來從事實際教育工作時的反省與洞識能力,促進教育內容、方式與教育政策制定的合理性,落實對弱勢學生的關懷,與有效的落實並提升教育的品質。本課程上課以課堂講授與課堂報告和討論、影片觀賞討論等方式進行,並配合實地觀察見習規劃5小時之實地(校)觀察見習。入班觀察見習以分組方式進行,並於期末已入班觀察見習資料之整理,作為期末口頭與書面(方式另行規定)報告的材料。
■  多元教學方式 (Muliti-Teaching Methods)
說明:除了課堂講授與考試測驗之外,本課程在學期中可能會運用到以下哪些教學方式,以期能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
■  主要參考書籍/資料 (Textbooks and References) (教科書遵守智慧財產權觀念不得非法影印)
教科書
周新富,2013,教育社會學。台北:五南出版社。(必購)
參考書
王瑞賢等譯,Rob Moore著,2008,教育社會學(Education and
Society)。 台北:學富文化。
方永泉譯,Psulo Freire著,2003,受壓迫者教育學。巨流。
方永泉等譯,Psulo Freire著,2011,希望教育學。巨流。
李家同,2004,讓高牆倒下吧!台北:聯經出版社。
周瑛祝,2003,誰捉弄了台灣教改?台北:心理出版社。
林郡雯譯,Kathleen deMarrais等著,2007,教育的社會學分析(The
Way School Work: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)。台北:學富文化。
黃政傑編,2012,十二年國教改革、問題與期許。台北:五南出版社。
黃政傑編,2012,十二年國教課程教學改革理念與方向的期許。台北:
五南出版社。
黃德祥等譯,Jeanne H. Ballantine著,2012,教育社會學(The
Sociology of Education: A Systematic Analysis)。台北:心理出版社。
薛承泰,2003,十年教改為誰築夢?台北:心理出版社。
張建成,2002,批判教育社會學研究。台北:學富文化事業公司。
陳奎熹,2004,教育社會學導論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嚴長壽,2011,教育應該不一樣。台北:天下出版社。
蕭富元等,2008,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。台北:天下雜誌。
Ballantine, Jeanne H. 2010.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: A
Systematic Analysis.Englewood Cliffs, NJ: Prentice Hall.
Willis, Paul. 1977. Learning to Labor. New York, NY: Columbia
University Press.
另有閱讀資料,教師公佈在教學平台供學生上網閱讀。
■  教學進度(Course Schedule) - 期中考前後(2 Stage)
週次
Week
日期Date
1 103/09/21 ~ 103/09/27
基本概念與觀點
第一週 09/23 課程及進度介紹;什麼是教育社會學?為什麼要修習
教育社會學?影音觀賞 (一週內繳交五百字觀賞心得)
閱讀Ballantin Ch.1 <教育社會學:獨特的教育觀點>
第二週09/30 社會學的概念與在教育領域的應用;影音觀賞討論
閱讀Mill<社會學的想像>
第三週10/07 教育社會學的主要概念與理論
閱讀Ch.2 <教育社會學的理論>
第四週10/14教育社會學的主要概念與理論
閱讀Ch.2 <教育社會學的理論>;Moore <代教育社會學導論>
社會結構與教育
第五週10/21 社會結構與教育
閱讀Ch.2 張建成<結構的壓迫:政策社會學的觀點>
第六週10/28、社會階層、社會流動與教育
閱讀Ch.3 <教育與社會階層化>
第七週11/04 資本與教育機會平等
閱讀Ch.4 <教育機會均等理念與實踐>;<論教育機會的均等與公平-以概念分析為中心>(本篇為小組共同研讀資料)
第八週11/11 資本與教育機會平等
閱讀<社會再生產:學校的角色>;“Forms of Capital”
第九週11/18期中考試
2 103/09/28 ~ 103/10/04
3 103/10/05 ~ 103/10/11
4 103/10/12 ~ 103/10/18
10/10國慶日(放假一天)
5 103/10/19 ~ 103/10/25
6 103/10/26 ~ 103/11/01
11/1全校運動大會(停課、照常上班)
7 103/11/02 ~ 103/11/08
11/2校慶紀念日
8 103/11/09 ~ 103/11/15
9 103/11/16 ~ 103/11/22
11/17-11/22期中考試
10 103/11/23 ~ 103/11/29
第十週11/25教育機會平等-性別與族群
閱讀Ch. 5<教育與性別>;Ch.6<教育與族群>
第十一週12/02文化與教育
閱讀 Ch.9<教育與文化>;林忠正<補習文化>
第十二週12/09 教育與政治
閱讀 Ch.7<教育與政治>
第十三週12/16 教育與經濟
閱讀 Ch.8<教育與經濟>
社會變遷與教育發展
第十四週12/23 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
閱讀 Ch.14<社會變遷與教育改革>
第十五週12/30 台灣教改與十二年國教問題探討
閱讀<臺灣的教育改革與臺灣的未來>;<行政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>;
周瑛祝Ch.1, 2 <緣起>;<解嚴後風起雲湧的教改大事記>
第十六週01/06 十二年國教與課程改革
閱讀黃政傑編Ch.1<十二年國教變局下的課程改革展望>;
Ch.13 <十二年國教適性教學需要的教師成長>
第十七週01/13 分組學校場域觀察見習分享報告
第十八週01/20 期末考試(take home)
閱讀資料除有特別註明出處的資料,均出自教科書內容
授課進度將視實際課堂上課情形調整
11 103/11/30 ~ 103/12/06
12 103/12/07 ~ 103/12/13
13 103/12/14 ~ 103/12/20
14 103/12/21 ~ 103/12/27
12/24下午停課,12/25放假一天
15 103/12/28 ~ 104/01/03
1/1放假一天,1/2調整放假一天
16 104/01/04 ~ 104/01/10
17 104/01/11 ~ 104/01/17
18 104/01/18 ~ 104/01/24
1/17-1/23學期考試
■  學習活動與作業說明 (Learning Activities and Assignments)
1.學生除應每堂到課外並應參與課堂討論,並參與期中與期末考試;期中、期末考試以take home的方式進行。出題配合情境式的觀察見習,實施方式另行規定。
2.於教學影片觀賞後應繳交5百字簡要心得報告一篇,並參與課堂報告與討論。
3.教師於每次授課後不定期出具關鍵性概念問題作為當周研習作業,學生應自行蒐集資料回答問題,並以300~500字簡要回答該研習作業題目,於下次上課前上傳教學平台。
4.學生應於十月七日前,自行以5至6人為原則組成一小組,作為小組討論與進行實地見習之單位,並於十月十四日前選擇一與授課範圍相關之主題,進行實地見習學期報告之資料蒐集主題。期末口頭報告安排於1月6、13日進行(視組別的多寡),take home期末考試於一月十三日前繳交書面報告。
5.本課程期末觀察見習口頭報告鼓勵同學以創新方式完成,同學得以傳統學術報告,影音紀錄報告,或其他(如戲劇角色扮演)等方式完成。但無論以何種方式完成,都要詳細檢視表達方式與報告主題的相關性。
6. 本課程包括實地見習5小時之設計,並整合進入期末觀察報告的實施過程內進行。每位修課同學之實地觀察(訪談)時數不得少於五小時,並必須於每次進行實地觀察後,完成實地觀察紀錄摘要乙次(以300~500字為限),紀錄格式如附件,觀察記錄摘要抱括兩部分:第一個部分為觀察(訪談)主題簡述;第二個部分為心得反思。個人之實地觀察紀錄,應於每次進行實地觀察後一周內上傳教學平台,期末並整合進入各組期末(書面)報告一併
■  評分方式 (Grading Policy)

  評分項目
Assessment Item
配分比例
Percentage
相關說明
Description
1 期中(take home)考試,。 25%
2 期末考試(take home) 25%
3 期末報告佔(含口頭報告)30% 30%
4 出席與參與討論及影片觀賞心得報告佔10% 20%
5 5小時入班見習 100% 完成者核予5小時見習時數
■  課程其他要求 (Other Requirements)
1.學期上課第一個月期間,請依第一次上課位置入座,方便任課教師認識大家。
2.班代協助整理小組名單(各組組長及組長手機及E-mail)、上課書籍及班級座位表,小組名單於第二次上課前E-mail給任課教師;每堂課後由各小組輪流進行教室清潔工作。
3.因事無法出席上課者務必請假,無故缺課者,每次扣學期總成績三分。上課缺席、請假達四次(含)以上,學期成績以不及格計算,未事先請假者視同缺席(急病假例外)。上課請準時出席,遲到(超過上課時間10分鐘)兩次,視同缺席一次。
4.準時繳交作業與報告。上傳的作業或組別作業請附上小組成員及組長之姓名。
■  教師教材上網網址 (Tunghai Moodle Website or Personal Website)
本校教學平台
■  本課程具有關懷/服務學習之意涵 
■  本課程可做為學生職涯發展之準備 
四、課程內涵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
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Core Competency
1_Array 2_Array 3_Array 4_Array 5_Array 6_Array

No.
課程內涵與學生核心能力之對應
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Core Competency>
1 關懷社會文化的能力
2 具有教學的知能  
3 班級經營與輔導的能力
4 科技與創新的能力  
5 團隊合作的能力
6 批判與反思的能力
五、課程內涵與學生就業力之對應
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Employability

No.
課程內涵與學生就業力之對應
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urse Contents and Employability
1 學習意願強、可塑性高
2 穩定度與抗壓性高
3 團隊合作
4 專業知識與技術
5 具有發現、分析、解決問題能力
6 具有國際觀與外語能力  
7 具有創新能力  
8 融會貫通能力
9 口語與書寫溝通能力
10 跨領域整合與多元適應能力
113/05/10 12:28:21